【www.lishanan.com--幼升小練習】
觀察記錄:獨自完成跳繩
觀察背景:我們練習跳繩已有一段時間了,并且大部分的孩子已能完整地完成跳繩的一個連續動作,跳至少兩個以上,但是這個孩子在他的練習下,偶爾只能完成一次連貫的跳繩動作。
數據記錄:
戶外活動中,WZY拿起繩子開始練習。他一只腳往上跳,另一只腳隨之跟了上去,結果繩子被勾住,沒能完成動作。他再次嘗試,手和肩收在一起,再次抬起一只腳,然后另一只跳起,終于過去了,但是沒能接下來完成第二個。于是,他就一直練習,跳過繩子,但是始終沒有能連貫地接上下一次。
這時候,他的朋友周可欣走了過來。她示范了一次雙腳并攏跳的動作,讓WZY跟著學習。于是他試了一次,沒有跳過。他說:“我不會。”“你再跳高點。”WZY再次嘗試,跳過后停了下來。他笑了笑,周可欣走了。WZY開始練習周可欣教的方法,可是始終只是一個一個地跳,并沒有連貫完成至少兩個。
解讀:
指南中指出5~6歲的幼兒應能連續地跳繩,可是WZY在自己的練習中,始終毫無進展。
于是我觀察他跳繩的方法。他在跳繩時,身體不禁就要收在一塊兒,手臂和身體靠得十分緊,可是他本身個子就高,這樣縮在一起練習時,他就難以跳高,會被繩子袢到。并且他始終嘗試自己先一個腳跳在另一只腳跟著跳,這樣使他的速度放慢,所以導致下個連貫動作與上個拖節。在他初步嘗試同伴所教的方法之后,明顯感覺到他好像意識到自己身體姿態的問題,能放松下來跳繩,并且始終跳高。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極強的,通過模仿學習本領是他們的方式之一,也是使自己較為容易接受“知識”的一種方法。
當意識到孩子在某方面的技能技巧出現問題(能力不足)時,應該找“源頭”,發現問題的根本。比如WZY就是跳繩的姿勢不對,導致跳繩過程中僵硬,無法連貫跳。并且跳繩技巧需要改進。
在戶外活動中我們經常能發現某些孩子在某些器械運動中能力特別突出,這樣的孩子我們經常贊他找到竅門了,可部分孩子就一直不擅長某些器械活動,最后喪失信心,不愿再次嘗試。于是這個過程中都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和方式在起作用,而我們老師要做的就是及時介入。給予能力強的孩子一些肯定,并提出更高要求,使他突破自己。給予能力弱的孩子一些自信,幫助他從基礎練起,一定要耐心,這樣孩子才能更加耐心并愿意學習。